中科檢測 > 檢測資訊 > 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檢測內容介紹
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檢測內容介紹
發布時間:2022-11-28 235
  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檢測項目包括存儲在桶、罐、地面蓄水池、垃圾堆和填埋場中的有害物質。從實際意義上講,污染嚴重的介質也可認為是污染源。中科檢測開展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檢測,更多場地調查內容,點擊右側在線人工客服進行咨詢。
 

  污染源的表征主要包括下述信息

 
  ①污染泄露的設備特點;
 
 ?、趶U棄物的特征;
 
 ?、鄞嬖谟谖廴驹吹挠泻U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場地調查污染物特性是確定可能的暴露情景的因素之一,污染物可能在過去某一時間內產生,也可能是連續釋放。污染物的數量和種類會隨著釋放速率而變化。化合物可能以氣體、液體或固體的形式進入到環境中。
 
  目標污染物不同,釋放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每一個污染源釋放的污染物的數量和化學性質可能也會不同。污染物的種類是選擇修復技術的基礎依據。
 
  不同污染物的代謝途徑和去除原理差異較大,用于其修復的主要技術也各不相同。另外,由于不同污染物的毒性差別較大,也會導致人體健康分先和場地環境生態風險的差異。
 
 

  場地調查和風險評估檢測規范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術語》(HJ682-2019);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9);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2019);
 
  《建設用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25.4-2019);
 
  《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HJ25.5-2018);
 
  《污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HJ25.6-2019);
 
  《工業企業污染場地調查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2014年11月);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點位布設技術規范》(環發[2006]129號);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評價技術規定》(環發[2008]39號);
 
  《全國土壤狀況調查土壤樣品采集(保存)技術規定》;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
 
  《地下水環境調查技術規范》(HJ/T164-2004);
 
  《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環保部2017年第72號公告);
 
  《地下水污染健康風險評估工作指南(試行)》(2014年10月);
 
  《程勘察規范》(G021-2001);
 
  《關于印發東莞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及評審技術要點(試行)的通知》(東環辦[2019]5號);
 
  《地塊土壤和地下水中揮發性有機物采樣技術導則》(HJ1019—2019)。
 
  《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