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紡織面料的物理性能
發布時間:2019-07-31
333
服裝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冬天保暖,夏天防曬,還能起到美化外觀的作用。但即便一件簡簡單單的背心,在出廠之前都需要經過多道檢測流程。如果沒有經過這些檢測,服裝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比如可能很多人都遇見過,剛買的深色衣服,被水一泡就褪色,一不小心還會給淺色衣服都給染成彩虹色,令人很頭疼。這其中就是因為服裝沒有經過染色牢度的檢驗。
織物的染色牢度是指色布、花布、色織布等顏色的織品在加工縫制過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時,仍能保持原來色彩的能力。外界因素包括:摩擦、熨燙、皂洗、日曬及汗漬等。染色牢度與纖維的材料性能,染色性能,染色方法和工藝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
除此之外,織物還有哪些常見的物理性能檢測項目呢?
一、耐磨強度。這個指標往往決定了服裝是否耐穿。織物穿著使用時受損的外力,主要來自磨損。衣料是否耐磨損與纖維種類有關, 與織物表面特點和磨擦支持面積大小有關。而支持面積大小取決于紗線支數,密度和紗線的屈曲狀態。經緯密度比較高時,耐磨性也相對更高。在一定范圍內,纖維長則耐磨性較好。平素織物表面比提花織物耐磨, 真絲比人造絲耐磨,有光人造絲織物比無光者耐磨。此外,大面積印花織物的耐磨度比同類非印花織物略有提高,這是因為織物表面多少留有輕微的殘漿。
二、收縮性。面料在織造時,會被一定程度拉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就是是收縮性。一般分為自然收縮和縮水性。
自然收縮是指從出廠到存放商店,直至賣出前或使用前產生的收縮現象稱自然回縮。新布的自然收縮大一些,存放時間久的布自然收縮小一些。
織物遇水或經熨燙后,經緯向出現收縮的現象叫縮水。一般用縮水率
來表示,即用百分比來表示織物按規定進行潮濕處理后經、緯向縮水的程度。縮水率的大小,是工廠制作樣板時考慮加放長寬的依據。
產生收縮的原因主要由組成纖維的材料性能所決定。如滌綸原料就不易產生收 縮,而天然或人造纖維就易產生收縮。另外縮率大小還與組織結構,紡織工藝,紗、線捻度,密度、粗細等因素有關。如密度大的長其布比密度小的平紋布收縮率小,捻度大的皺形布比不捻或弱捻的縮率大。

三、斷裂強度。是指紡織面料或紗、線在連續的外力作用下,直至斷裂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面料的斷裂強度與纖維的斷裂強度有關,也與織物的組織結構有關。如滌綸纖維強力大于棉纖維強力。則滌綸布斷裂強度也大于棉布斷裂強度。同一種纖維組成的面料。密度大的卡其布就比密度相對小一些的平布強一些。同樣的密度,同樣的紗支,捻度大的比捻度小的強度大。其次,除棉纖維外,大多數纖維干態強度比濕態強度大。
四、熨燙強度。指面料在受熱熨燙時,不降低織物規定的物理機械指標。而承受的最高溫度。了解面料的耐熱性能,有利于選擇理想面料,掌握熨斗熨燙溫度,采用合理的加工縫制方法。
五、彈性。是指面料在承受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當外力消除后能夠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與尺寸的一種性能。面料的彈性主要與纖維的結構有關,其次與紡織的組織結構有關。如彈性好的滌綸纖維,其紡織的面料彈性肯定也強。彈性差的粘膠纖維紡織的棉綢彈性也較差。質地緊密的斜紋組織比平紋布彈性就強一些。所以,采用彈性好的面料制成的服裝.能有比較固定的外觀,穿著時也不易起皺。
服裝的強度、美觀度離不開物理性能的指標,如何把控紡織面料質量,可以通過檢測手段來實現。中科檢測服裝材料性能檢測項目,能為服裝各項性能指標作出科學試驗,給出可靠數據,幫助廠家、企業控制紡織產品質量,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GB/T 5750.4-2023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4部分: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
>
GB/T 5750.4-2006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
>
GB/T 19042.4-2005 醫用成像部門的評價及例行試驗 第3-4部分:牙科X射線設備成像性能驗收試驗
>
GB/T 38534-2020 定向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超低溫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
GB/T 30706-2014 可見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測試方法及評價
>
GB/T 42655-2023 連續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溫壓縮性能試驗方法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
推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