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功效宣稱混亂,宣稱“消炎鎮痛、止血”的功效牙膏比比皆是,部分宣稱與藥品、醫療器械的界限模糊。那么牙膏功效宣稱需要注意什么呢?
中科檢測是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可提供一系列化妝品功效評價服務,包括牙膏功效評價服務,并出具權威報告。
牙膏不能宣稱具有醫療作用
牙膏是指以刷牙的方式作用于人體牙齒表面,起到輔助清潔作用的半固體制劑。牙膏具有美化、保護牙齒及周圍組織等功效。根據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規定,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的規定進行管理;牙膏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功效評價后,可以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牙膏不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不能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功效宣稱。目前,國家藥監局正在抓緊制定專門針對牙膏管理的部門規章《牙膏監督管理辦法》,并將推動該規章盡快出臺。
牙膏宣稱“抗幽門螺旋桿菌”缺乏科學依據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存在于人體胃部,沒有證據證明,通過使用牙膏刷牙能夠對存在于胃部的幽門螺旋桿菌產生影響。此外,口腔是由多種細菌等微生物共存的復雜環境。有研究顯示,口腔中可能存在的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集中在唾液和菌斑內。口腔中的幽門螺旋桿菌與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相關性尚缺乏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宣稱具有“抗幽門螺旋桿菌”的牙膏等產品可能添加了廣譜抑菌劑。如若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抑菌劑,可能導致口腔內菌群紊亂,不利于口腔健康。
牙膏功效宣稱允許用語清單
根據征求意見稿,牙膏的功效首次被劃分成了9大類別—基礎清潔類、防齲類、抑制牙菌斑類、抗牙本質敏感類、減輕牙齦問題類、美白類、抗牙石類、減輕口臭類以及其他功效。
而在各功效類別下,牙膏功效宣稱用語不得超出清單所限定的范圍。而且,清單中的允許用語為固定搭配,不得隨意增加、刪除或調整。比如,在征求意見稿列出的“牙膏功效宣稱允許用語清單”中,“美白類”功效的牙膏只能固定宣稱“增白牙齒、美白牙齒”等用語。
牙膏功效宣稱允許用語清單如下:
01基礎清潔類:清潔牙齒/清潔口腔,保持口腔衛生,維護口腔健康,減少軟垢,清新口氣,清爽口感
02 防齲類:預防齲齒,堅固牙齒,防齲,防蛀,抑制牙齒脫礦,促進牙齒再礦化
03 抑制牙菌斑類:抑制牙菌斑,減少牙菌斑形成
04 抗牙本質敏感類:抗牙本質敏感,減輕冷熱酸甜對牙齒產生的刺激,減輕冷熱酸甜產生的刺激,緩解牙齒敏感,緩解敏感,抗敏,抗敏感,舒敏,修護敏感牙齒,封閉牙本質小管。
05 減輕牙齦問題類:清火,被火,改善牙齦健康狀況,護齦。
06 美白類 增白牙齒,美白牙齒,通過氧化反應增白牙齒,減少外源性著色,機械性減少外源性若色,化學性減少外源性若色,通過光學效應達到美白/增白效果。
07 抗牙石類:減少牙石、減少牙結石,分解牙石,減少牙石形成,預防牙石,抑制牙石形成。
08 減輕口臭類:減輕口臭,減輕不良氣味,去除揮發性硫化物等化合物,抑制產生口氣的致臭菌。
09 其他功效:滋潤口腔,改善口干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