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檢測資訊 > 煤質活性炭檢測標準國標08年版分析
煤質活性炭檢測標準國標08年版分析
發布時間:2022-11-09 785
  煤質活性炭是經過炭化→冷卻→活化→洗滌等一系列工序研制而成。其外觀普遍為黑色圓柱狀活性炭,不定形煤質顆粒活性炭,又稱破碎炭。你了解煤質活性炭檢測國家標準碼?第三方活性炭檢測機構-中科檢測,下面為大家分析煤質活性炭檢測標準國標08年版。
 
  活性炭的種類很多,按原料不同可分為煤質炭、木質炭、骨質炭、石油質炭和其他炭,其中煤質、木質產量很大,因此,我國的活性炭國家標準分為煤質顆粒活性炭及其試驗方法(GB/T 7701和GB/T 7702)和木質活性炭及其試驗方法(GB/T 13803和GB/T 12496)。
 
  這些標準的制訂與應用,對規范我國的活性炭生產與應用,以及活性炭的貿易起到了重要作用。煤質顆粒活性炭及其試驗方法國家標準1987年首次發布,1997年第一次修訂,2008年進行了第二次修訂(以下稱為2008版)。下面介紹2008版標準制訂的背景,遵循的原則及主要特點。
 
煤質活性炭檢測
 

  煤質活性炭檢測標準國標08年版主要特點

 

  1、GB/T 7701-2008標準名稱

 
  相對GB/T 7701-1997來講,標準名稱仍為《煤質顆粒活性炭》。
 
  由于它是系列標準,經整合,由GB/T 7701-1997的7項即GB/T 7701.1~7-1997修訂為GB/T 7701.1~3-2008的3部分,具體名稱為GB/T 7701.1-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 氣相用煤質顆粒活性炭》,GB/T 7701.2-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 凈化水用煤質顆粒活性炭》,GB/T 7701.3-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 載體用煤質顆粒活性炭》。
 

  2、GB/T 7701.1-2008的特點

 
  本部分為氣相吸附用煤質顆粒活性炭,一項標準代替1997年版四項標準,整合了脫硫用、回收溶劑用、凈化空氣用、防護用4項用途煤質顆粒活性炭的主要技術內容。
 
  其中,脫硫用煤質顆粒活性炭修訂的技術指標,主要特點為取消了1997版的合格品、一級品、優級品的分級要求和穿透硫容量項目,而增加了水容量項目。
 
  這是由于穿透硫容量在實際應用中測試很少,水容量與飽和硫容量測定呈線性關系,而飽和硫容量測定周期長、費用高,不利于快速檢測,不再列入出廠檢驗項目;至于取消分級要求,主要考慮到脫硫炭與其他類型的脫硫劑性能相比,沒有分級的必要。
 
  回收溶劑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技術指標變化點是裝填密度不再用于區分質量級別,這是由于各類原料煤質的不同,制備活性炭的工藝不同,造成各質量級別的回收溶劑用煤質顆粒活性炭裝填密度指標交叉,因此使用裝填密度區分質量級別不適宜,只規定了下限指標,即≥350g/L。
 
  空氣凈化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技術指標主要調整了四氯化碳吸附率,由1997版標準的不小于45%提高至不小于50%;防護用煤質顆粒活性炭主要用于裝填各類工業防護呼吸用品的濾毒罐及制造各類浸漬炭,其技術指標能適應用途要求,未作調整,只按標準結構要求進行規范。
 
  在以上4類不同用途的煤質炭2008版標準取消了1997版標準技術指標中對于孔容積、比表面積的具體指標,修訂為當用戶需要時提供分析報告,并說明測試方法。
 
  這是由于近年來自動吸附儀在活性炭生產科研、企業及部門得到廣泛使用,但測定采用的數學模型多種多樣,因此所得數據不具有可比性的緣故。
 

  3、GB/T 7701.2-2008的特點

 
  GB/T 7701.2-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 凈化水用煤質顆粒活性炭》,是對GB/T 7701.4-1997的修訂。與GB/T 7701.4-1997相比,具有如下特點:規定了雜質要求,包括凈化水用活性炭不得含有足以影響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體現了標準以人為本的思想。
 
  由于國內外用戶訂單對亞甲藍吸附值的要求不統一,有要求的也有不要求的,因此亞甲藍吸附值由1997版的出廠檢驗修訂為供需雙方商定檢驗項目。
 
  由于碘吸附值、亞甲藍吸附值指標與活性炭對天然水體中有機物吸附能力相關性不好,因此不再使用碘吸附值、亞甲藍吸附值區分質量級別,只規定下限要求。
 
  其中:碘吸附值≥800mg/g、亞甲藍吸附值≥120mg/g;在水處理過程中,活性炭水溶物影響處理水的質量,而不溶解的灰分雜質對水質影響不大,因此2008版標準取消了灰分指標,增訂了水溶物指標。
 
  水溶物測定方法以本標準的規范性附錄編制,方法的主要技術內容等同采用ASTM D5029-2004;根據近年來水行業的科研資料,采用丹寧酸、腐殖酸吸附值來評價活性炭對水中有機物(特別是大分子有機物)的吸附能力已得到廣泛認可。
 
  因此本標準附錄提供了《腐殖酸吸附值的測定》和《丹寧酸吸附值的測定》試驗方法,待進一步積累數據后規定其技術指標。
 

  4、GB/T 7701.3-2008的特點

 
  GB/T 7701.3-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 載體用煤質顆粒活性炭》整合修訂了GB/T 7701.3-1997,與整合前的標準相比,具有如下特點:裝填密度指標放寬,由380 g/L~600g/L修訂為360g/L~600g/L;孔容積、比表面積項目不再規定具體技術指標,當用戶需要時,提供測試報告并說明檢測方法。
 
  標準文本的編寫和技術內容的確定按GB/T1.1-200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和GB/T 1.2- 2002《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標準中規定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執行。
 

  5、GB/T 7702-2008的主要特點

 
  GB/T 7702-2008是GB/T7701-2008產品標準配套的試驗方法標準,標準名稱仍為《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經整合修訂,由1997版22項子標準修訂為2008版18項子標準。
 
  子標準名稱變化的有:GB/T 7702.10-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苯蒸氣、氯乙烷、蒸氣防護時間的測定》代替了GB/T 7702.10~7702.12-1997等3項子標準。
 
  GB/T 7702.14-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硫容量的測定》代替了GB/T 7702.14-1997《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飽和硫容量的測定》和GB/T 7702.22-1997《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穿透硫容量的測定》。
 
  GB/T7702.20-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孔容積比表面積的測定》代替了GB/T 7702.20-1997《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孔容積的測定》和GB/T 7702.21-1997《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比表面積的測定》兩項子標準。
 
  第三方活性炭檢測機構-中科檢測,具備煤質活性炭檢測資質能力,嚴格按照檢測項目標準要求測試,出具CMA質量檢測報告。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