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不銹鋼是一種新型材料,?它通過在普通不銹鋼中添加抗菌金屬元素如銅、銀等,?賦予其優異的抗菌性能,同時不降低普通不銹鋼的力學性能和抗腐蝕性能??咕讳P鋼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廚房廚具、食品加工、醫療衛生、公共設施等。例如,它被用于生產保溫杯、廚房水槽、醫療器皿等。由于其兼具不銹鋼的優點和良好的抗菌性能,?抗菌不銹鋼在市場上受到歡迎,被廣泛應用于廚房設備、食品工業、醫療器械、裝飾裝潢、日常生活用品等領域。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抗菌不銹鋼材料檢測報告。
抗菌性能檢測標準
GB/T 42675-2023?抗菌不銹鋼焊接鋼管及管件
GB/T 24170.1-2023?表面抗菌不銹鋼?第1部分:電化學法
YB/T 4171-2020 含銅抗菌不銹鋼
抗菌性能檢測要求
經過抗菌熱處理的鋼板和鋼帶抗菌率應符合下列要求:
a)對大腸桿菌抗菌率應不大于90%;
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菌率應不大于 90%。
抗菌性能檢測檢驗菌種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S1.89。
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AS1.90。
根據產品的使用要求,也可選用其他菌種作為檢驗菌種,但所用菌種應由國家相應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提供并可溯源。
抗菌性能檢測程序
1、菌種斜面的制備
1) 菌種活化
取干菌種管,在無菌操作下打開,以微量移液槍加人適量營養肉湯,輕柔吹吸數次,使菌種融化分散。取含 5.0 ml~10.0mL,營養肉湯培養基試管,滴人少許菌種懸液,在 37 ℃±1 ℃培養 18 h~24 h。
2)分離
用接種環取第一代培養的菌懸液,劃線接種于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在37 ℃±1℃培養18 h~24 h。
3)純化
挑取上述第二代培養物中典型菌落,接種于營養瓊脂斜面,在 37 ℃±1℃培養18h~24 h,即為第三代培養物。
4) 菌種保藏
將菌種接種于營養瓊脂培養基斜面上,在37 ℃±1℃培養 24h后,在0℃~5 ℃下保藏,一般不超過一個月轉種1次。懷疑有污染時,應以菌落形態、革蘭染色與生化試驗等方法進行鑒定。
抗菌性能檢測步驟
1、覆蓋膜的制備
覆蓋膜采用聚乙烯薄膜,尺寸為 40 mm(±2 mm)X40 mm(±2 mm),厚度為 0.05 mm~0.10 mm。
2、 制備菌懸液
取菌種第三代至第八代的營養瓊脂培養基斜面18h~24h新鮮培養物,用5.0mL吸管吸取3.0mL~5.0ml,的 0.03 mol/,磷酸鹽緩沖液加人斜面試管內,反復吸吹,洗下菌苔。將洗下的菌液移至另一試管中,用振蕩器混勻后,用0.03 mol/1,磷酸鹽緩沖液稀釋至適宜濃度(約為10°cfu/mL)。細菌繁殖體懸液應保存在4℃冰箱內備用且保存不應超過4h。
3、接種菌液
將處理后的對照樣本和受檢樣本(B.3.2.4)分別放人滅菌平皿中,吸取0.2mL~0.5ml,試驗菌液分別滴加在對照樣本和受檢樣品表面,用滅菌鑷子夾起覆蓋膜分別蓋在樣品表面并且要鋪平,不應有氣泡,使菌液均勻接觸樣品,蓋好平皿,在 37℃士1℃、相對濕度 90%條件下接觸培養 24 h+1h。對照樣本設6片平行(每個菌種各3片),受檢樣本設6片平行(每個菌種各3片)。
4、菌落計數
分別在“0”接觸時間后取3片對照樣本,在24h+1h接觸培養后取3片對照樣本和3片受檢樣本樣本取出后,分別加入 20mL洗脫液,反復洗脫3次樣品及覆蓋膜,將洗脫液移人三角燒瓶中,搖勻后經適當稀釋,每樣液平行接種2個平皿,傾注 45 ℃~55 ℃已溶化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待瓊脂培養基凝固后翻轉平板,將上述平板置于37 ℃士1℃恒溫培養箱中,做活菌培養計數。
5、陰性對照組
另取處理后的對照樣本(B,3.2.4),滴加0,2ml~0.5ml,無菌稀釋液,覆膜培養24h±1h后,按規定進行菌落計數。
6、觀察結果
對細菌培養46h~48h后觀察最終結果,菌落計數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規范》(2002年版)中菌落總數測定方法。
7、試驗次數
以上試驗重復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