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378-2007海洋監測規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標準分享
發布時間:2021-05-13
587
《GB 17378-2007海洋監測規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1、范圍
GB 17378的本部分規定了海水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對海水分析的樣品采集,貯存、運輸,測定結果計算等提出了技術規定和要求。
本部分適用于大洋、近海,河口及咸淡混合水域??捎糜诤Q蟓h境監測﹐常規水質監測,近岸淺水區環境污染調查監測﹐以及海洋傾廢、疏浚物﹑赤潮和海洋污染事故的應急專項調查監測與海洋有關的海洋環境調查監測。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 1737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
GB/T 12763.2海洋調查規范︰第⒉部分:海洋水文觀測GB/T12763.4海洋調查規范瞭第4部分:海洋化學要素調查GB 17378.2海洋監測規范瞭第⒉部分:數據處理與分析質量控制GB 17378.3︰海洋監測規范﹑第3部分:樣品采集、貯存與運輸HY/T 07—1992顛倒溫度表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GB 17378的本部分。3.1
過濾的水樣filtered water sample用0.45pm纖維濾膜過濾的水。3.2
標線standard line
計量容器體積的刻度線。
4、一般規定
4.1試劑﹑溶劑﹑濾膜的純化和處理
4.1.1氨水的等溫擴散法純化:將分別盛有氨水和高純水的容器分放在玻璃干燥器隔板上或隔板下﹐密閉放置。擴散時間依氣溫而定,大約1周~2周。
4.1.2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純化:對新開封的溶劑可進行簡單的處理,即每升溶劑中加200 ml.鹽酸羥胺溶液(體積分數0.5%),于分液漏斗中振蕩洗滌棄去水相,再用純水洗滌一次,經干燥過的濾紙過濾即可。若作為回收的廢溶劑或經上述方法處理后仍不合格者,改用下法處理:將溶劑倒入蒸餾瓶至半滿,加適量亞硫酸鈉溶液(體積分數10%)適量覆于上層,進行第一次蒸餾,再移入另一清潔的蒸餾瓶中,加入固體氧化鈣進行第二次蒸餾,棄去初餾液少許,接取餾液,貯于棕色瓶中。若溶劑為氯仿,可加1%體積的無水乙醇,增加其穩定性。
4.1.3 0.45 um纖維濾膜的處理:用敷有聚乙烯膜的不銹鋼鑷子挾持濾膜的邊緣,逐張地豎直向下浸入0.5 mol/L的鹽酸溶液中,至少12 h。用純水沖洗至中性,密封待用。
4.2說明
4.2.1標準空白(A。)與分析空白(A,)的扣除
4.2.1.1當A=A,(即標準系列與水樣測定步驟完全一致),兩者都可不必扣除,即A;不減Ao ;A。不減A。繪制校準曲線或查讀曲線,但只限同批可行;若空白值(A。及A)十分穩定,可延用一周。
注1:A. :水樣的吸光(信號)值;
注2:A,:分析空白吸光值;
注3:A;:標準系列各點的吸光值,其中零濃度為標準空白A。。
4.2.1.2 當A。≠A,,即標準系列的測定步驟較之水樣有所省略時,則必須A;一A。后繪制曲線;A一A,后查讀曲線。
4.2.1.3用線性回歸方程計算也應按上述規定。
4.2.1.4 原子吸收、氣相色譜、電化學等測定方法,參照上述規定。
4.2.2鹽誤差的校正
鹽誤差(離子強度不同帶來的誤差)的校正,應用清潔海水稀釋定容標準系列;若用純水則應給出校正因數;已知某些校正因數(如硅、氨)受環境和純水影響波動較大,使用者應以實測的結果作必要的校正。
為防治和控制海水污染,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和其他海洋資源,有利于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維護海洋生態平衡,中科檢測開展海水檢測、海水分析、海洋沉積物檢測等服務。
詳情標準更多內容可以點擊此鏈接下載:《GB 17378-2007海洋監測規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GB/T 11213.2-2007 化纖用氫氧化鈉 氯化鈉含量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
>
SN/T 1751.2-2007 進出口動物源食品中喹諾酮類藥物殘留量檢測方法第2部分: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
SN/T 1877.3-2007 礦物油中多環芳烴的測定
>
GB/T 328.16-2007 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高分子防水卷材 耐化學液體(包括水)
>
GB/T 21057-2007 無機化工產品中氟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
>
GB/T 21241-2007 衛生潔具清洗劑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