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監測

查看更多 >

海洋垃圾監測 檢測介紹

海洋垃圾是指在海洋或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這包括塑料、玻璃、金屬、橡膠、織物和木制品等 。它們一部分停留在海灘上,一部分漂浮在海面,還有部分可能沉入海底 。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包括陸地上的垃圾填埋場、河流洪水、排水口、非法傾倒和濱海旅游區,以及海上的漁業活動和船舶丟棄的垃圾。 

治理海洋垃圾污染需要國際組織和各國在塑料垃圾減量化、回收再利用、綠色消費引導和清理行動等多方面采取相關措施 。我國沿海地區已建立海漂垃圾治理機制,實現常態化管理,并推進海水養殖業轉型升級,加強海洋垃圾源頭管控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的具體措施,包括建立監測和清理制度,明確管控區域,以及鼓勵公眾參與。

海洋垃圾監測 檢測形式

包括現場調查、遙感技術、水下探測、化學分析等。

現場調查是最常用的監測方法,通過人工觀察和采樣,了解海洋垃圾的種類、分布和數量。遙感技術可以通過衛星圖像等手段,對海洋垃圾進行快速、大范圍的監測。水下探測則可以通過潛水員或機器人等手段,對海底垃圾進行探測和采樣。化學分析則可以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分析,了解其中的化學成分和污染程度

海洋垃圾監測 檢測標準

GB 3097-1997 海水水質標準

GB 18668-2002 海洋沉積物質量

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質量

GB 17378.4-2007 海洋監測規范 海水分析

GB 17378.5-2007 海洋監測規范 沉積物分析

GB 17378.6-2007 海洋監測規范 生物體分析

GB 17378.7-2007 海洋監測規范 近海污染生態調查和生物監測

GB/T 12763.2-2007 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水文觀測

GB/T 12763.3-2007 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氣象觀測

GB/T 12763.6-2007 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生物調查

HY/T 147.5-2013 海洋監測技術規程 海洋生態

HJ 91.1-2019 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GB 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HJ 442-2008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范

HY/T 086-2005 陸源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評價指南》

HY/T 076-2005 陸源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環境監測與評價技術規程


海洋垃圾監測 檢測優勢

中科檢測可開展近岸海域常規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實驗室擁有專業的監測設備和規范的監測團隊,滿足國家和國際法規要求出具海洋垃圾監測報告,推動海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

海洋垃圾監測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