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及環境意識的提高,抗菌制品的需求也將構成潛在的巨大市場,抗菌制品的生產將成為重要的新興產業領域。抗菌制品對創造潔凈、健康環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市場前景十分可觀。抗菌塑料通常是指自身具有抗菌性能或通過添加一定的抗菌物質(稱為抗菌劑),從而使材料具有抑制或殺滅表面細菌能力的一類新型功能材料。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抗菌塑料抗菌性能檢測報告。
抗菌塑料抗菌檢測標準
抗菌性是衡量抗菌塑料性能的重要指標,因此科學的評價方法是客觀反映抗菌性測試結果的關鍵。現有抗菌塑料抗菌性能檢測方法標準,如GB/T31402《塑料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試驗方法》、JISZ2801《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及抗菌效果》和ISO22196《塑料與其他無孔表面的抗菌性測定》等。根據抗菌材料親(疏)水性,所用抗菌劑(抗細菌和抗真菌或霉菌)的溶出性等,所選用的抗菌性能檢測方法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抗菌塑料抗細菌性能檢測
1)抑菌環法
ASTMG22.96《塑料耐細菌的測定操作A》中規定,將樣品經一定預處理后放置在接種有一定菌液的培養基上,通過樣品與被測菌充分接觸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抑菌效果。該方法是比較典型的定性方法,但只是適用于溶出性抗菌塑料抗菌性能的測定。
2)奎因法
ISO846《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評價方法C》、ASTMG22《塑料耐細菌的測定操作B》等標準采用奎因法定性檢測抗菌性能。將樣品經預處理后包埋與含有一定菌液的培養基中,共培養一定時間后通過觀察細菌在樣品上及樣品周圍生長情況,定性評價材料的抗菌性能。
3、貼膜法
將菌液滴加在抗菌塑料、空白樣品上,鋪蓋薄膜使菌液均勻涂覆在樣品表面,接觸培養一定時間后,進行活菌培養計數,通過比較空白樣品與抗菌塑料活菌數計算抗細菌率。此方法也稱薄膜密著法,僅適用于對硬質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測定,對表面凹凸不平或吸水性較強的抗菌泡沫制品等不適用。采用貼膜法測定塑料抗菌性能的標準有GB/T31402《塑料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試驗方法》、JISZ2801《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及抗菌效果》和ISO22196《塑料與其他無孔表面的抗菌性測定》等。
4、振蕩法
振蕩法也稱為搖床法。其主要步驟為:將抗菌試樣、空白樣品浸泡在一定濃度的菌液中,振蕩培養一段時間后,計算活菌數,比較試樣和空白樣品的菌數得出抗菌率。本方法適合抗菌母粒、不規則和不平整的試樣的抗菌性能的檢測。采用振蕩法測定塑料抗菌性能的標準有ASTM-E2149-2010《-測定動態接觸條件下固定化抗菌劑抗微生物活性的試驗方法》。
抗菌塑料抗真(霉)菌性能檢測
1、平板培養法
將樣品置于培養基上,用滅菌后的噴霧器混合孢子懸浮液均勻噴灑樣品表面,置于溫度28~30℃相對濕度≥85%條件下,培養一定時間(通常為4周),定期觀察,按霉菌菌生長情況(覆蓋面積)分等級評價抗菌樣品的抗霉菌性能。ISO846《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評價法A、法B》、ASTMG21.96《合成高分子材料的耐真菌性測定》、GB/T24128-2009《塑料防霉性能試驗方法》等標準均采用類似方法。
2、懸掛暴露法
此方法是把樣品暴露于霉菌生長的場所,模仿自然環境使試驗箱或試驗容器保持一定溫度和濕度,來測定樣品長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