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技術文章 > 微生物限度方法學驗證目的 無菌和微生物限度的區別
微生物限度方法學驗證目的 無菌和微生物限度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4-12-24 71

  在進行常規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之前,必須驗證在實際檢查條件下,所檢測的樣品及檢驗程序不得對可能存在的各種微生物產生抑制作用。中科檢測開展微生物限度方法學驗證服務,同時具備無菌檢查和微生物限度檢查資質能力。


  微生物限度方法學驗證目的


  是為了確認所采用方法適合藥品細菌、霉菌、酵母菌數測定。照驗證過的檢查法和檢驗條件進行供試品細菌、霉菌、酵母菌數檢查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驗證過程中將會遇到以下難點問題:


  1、藥品中污染的微生物處于不穩定狀態,微生物種類具有不確定性;


  2、在藥品生產各個環節中,微生物污染存在著不均勻性;


  3、無論是無抑菌性藥物還是抑菌性藥物都要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特別是污染于抑菌藥物中的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穩定存在一段時間,雖然它們可能受到損傷,但未死亡,如服用至人體內,當條件適宜時仍可生長繁殖。


  微生物限度方法學驗證方法


  依據微生物計數法(中國藥典2022年版四部1105);


  控制菌檢查法(中國藥典2022年版四部1106);


  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中國藥典2022年版四部1107);


  抑菌效力檢查法(中國藥典2022年版四部1121)檢查。


  無菌和微生物限度的區別


  一、檢驗要求環境不同


  (1)微生物限度檢查:微生物限度檢查應在環境潔凈度10000級以下的局部潔凈度100級的單向氣流區進行。整個檢驗過程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2)無菌檢查是在潔凈的A級單向流通空氣區或隔離系統中進行的。整個過程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必須驗證單向氣流區域和工作臺的清潔度。生物制品的無菌檢驗按照《中國生物制品規程》中有關無菌檢驗的規定執行。


  二、檢驗方法不同


  (1)微生物限度檢查是檢查非處方殺菌劑及其原料、輔料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種方法。


  (2)無菌檢查是指對藥典規定的藥品、敷料、縫線、無菌器具等品種進行無菌檢查的方法。


  三、判斷結果方法不同


  (1)微生物限度檢查:被檢培養基平均菌落數與對照培養基平均菌落數之比大于70%,菌落大小應與對照培養基相同。確定該介質的適用性符合規定。


  (2)用需氣菌、厭氣菌培養基4管及真菌培養基2管,分別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產孢梭菌和白色念珠菌。將一管添加到規定數量的試驗產品中,并將所有培養基管放置在規定溫度下3-5天。如果微生物在每種培養基24小時內生長良好,則試樣沒有抑菌作用。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