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行業新聞 > 一級警惕!黃曲霉素的危害!
一級警惕!黃曲霉素的危害!
發布時間:2019-06-18 190

黃曲霉毒素作為人們常見的毒素,存在于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霉菌毒素。

根據食品毒害檢測顯示,黃曲霉毒素毒性比砒霜68倍。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黃曲霉毒素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黃曲霉毒素最早被發現于1960年,是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分離鑒定出12種以上,常見的有黃曲霉毒素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黃曲霉毒素的熱穩定性相當好,常規烹調和加熱法都不易分解。

世界范圍內黃曲霉毒素的污染包括谷物、堅果和籽類以及牛乳等,其中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嚴重。主要原因是食物在田間未收獲前被黃曲霉等產毒菌浸染,在適宜的氣溫和濕度等條件下繁殖并產毒,或未經充分干燥,于是儲藏期間就產生大量毒素。

食用油也存在容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的問題,但通過原料篩選、堿煉、吸附等控制手段可以使成品油中黃曲霉毒素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世界范圍內曾報道數起人類的黃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如非洲的霉木薯餅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等。2004~2005年肯尼亞暴發了迄今史上最大規模的黃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食品毒害檢測檢出黃曲霉毒素B1的含量高達4400ppb(μg/kg),是罕見的黃曲霉毒素中毒事件。
 


一般來說,黃曲霉毒素中毒的癥狀為發燒、嘔吐、厭食、黃疸、腹水、下肢浮腫等肝中毒癥狀,嚴重者出現暴發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當然,根據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標準規定,其實黃曲霉毒素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圍之內,并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風險

黃曲霉毒素B1是影響人和動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

200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全世界食品和飼料真菌毒素法規報告中顯示,除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規定以外,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各類食品中黃曲霉毒素限量標準。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限量范圍為1~20ppb,黃曲霉毒素總量(AFB1、B2、G1、G2)的限量范圍為0~35ppb。

2011年我國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中規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黃曲霉毒B1的限量為20ppb。

根據黃曲霉素種類的不同,我們采用不同的標準進行測試。一般根據GB 5009.22-2016《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測定》(適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堅果及籽類、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嬰幼兒輔助食品)、GB 5009.24-2016《食品中黃曲霉毒素M族的測定》(適用于乳、乳制品和含乳特殊膳食用食品)。至于飼料中,可以用NY/T 2071-2011來測黃曲霉毒素。

食品健康安全不容忽視,食品檢測機構又能做些什么呢?中科檢測擁有專業的專家團隊、高端的儀器設備和豐富的檢測經驗,嚴格依據國家標準進行食品毒害物質檢測。為老百姓的飲食健康保駕護航,也為政府、企業減輕監督負擔。讓大家都能享受放心安全的健康食品。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